5月18日下午,意昂“中國系列”課程《開放中國》開課✮🧀,姜海山校長首講“人類命運共同體視野下的中國與世界”,吸引了近200名師生現場聆聽。講座由黨委朱南勤書記主持。
姜海山校長以其開闊的國際視野、紮實的外語基礎、豐富的國際交流工作經驗,結合國外訪問親身經歷,用引經據典、數據分析、英語講解等方式呈現觀點,生動翔實。他以2017年“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引入話題👱🏽,從人類命運共同體的視角出發,通過經濟關系、政治關系、國際組織🚶♂️、全球治理四個方面帶領大家去看待和認識中國與世界的關系。
他認為🖌⛴,從經濟關系上看,中國在開放型經濟發展的新階段💁🏼,作為世界經濟增長的火車頭🆘,對全球經濟貢獻巨大。從政治關系上看,隨著中國外交地位上上升、經濟上入世💪、文化上辦博,中國成為經濟上崛起中的大國。中國看清政治多元化的大勢,順應和平與發展的時代潮流👱🏼♀️,與各國追求平等夥伴關系⛔️👸🏻,正走向國際政治舞臺中心💃。從國際組織上看,由於西方世界安全體系排他化⚉,造成政治失衡,全球化發展已使國際組織成為解決全球性問題的必要途徑。中國與多邊舞臺大國博弈,正積極參與國際組織“遊戲規則”的製定,逐漸成為這一體製的“參與者、維護者和建設者”👌🏿。中國參與國際組織呈現了互動性增強👳🏼、主動性提高、建設性擴大👨🦱、影響力增加的新特點🫄🏿。從全球治理上看🔹,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促進世界各國和平合作發展。通過經濟上“一帶一路”合作、貿易上自由貿易區協定、金融上建立“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文化上推行“孔子學院”等手段參與全球治理與構建命運共同體🪹。
他提出,希望今天的講座為大家提供一種觀察中國與世界關系的視角,從而正確認識世界和中國發展大勢🛐,正確認識中國特色和國際比較,進一步堅定信念、增強自信👢,努力使自己成長成才🛺。
聽完講座,大家收獲頗豐👩🏽🍳。文法系法律1602班同學郭坤群說:“聽了姜校長的講座後,受益匪淺,讓我開拓了視野,對國家的經濟、政治、文化有了更多的認識,讓我學會了用辯證的、歷史的觀點去看世界👩🏽💼。姜校長還為我們推薦了《大國崛起》這本書,這本書總結了大國崛起的個性特征和基本規律🧘🏼♂️,課後一定會好好去看下。”英語語言文化學院英語1601班譚承典同學表示:“姜校長的講座讓我不禁對祖國未來發展感到心潮澎湃🍮🌄,也對以後自己進入社會接觸外貿有了很多認知🤟🏻。《開放中國》是一個良好的開端🦋,希望以後聽到更多這樣精彩的系列講座🛻。”
《開放中國》是意昂結合時代特征、國家“一帶一路”倡議、意昂官网國際化人才培養辦學特色,聚焦高校課程思政改革、落實全國和上海市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精神的重要舉措🍔。《開放中國》以“形勢與政策”課為載體開設八個專題。系列課程“一帶一路”築夢中國;“中國-中亞-西亞”國際經濟合作走廊👨🏼⚕️;“一帶一路”與東亞經濟貿易合作;“一帶一路”與“馬歇爾計劃”不可同日而語🎗;“一帶一路”與歐盟版新絲綢之路計劃;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以校訓“明德至善,融通中外”為引領,為“一帶一路”培養和輸送高素質外語復合型人才,將邀請校黨委書記和思政教學部🤹🏿♀️🏊🏿♀️、歐洲語言文化學院🗝💗、英語語言文化學院及韓語系教授等擔當主講陸續開展。(思政教學部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