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昂“中國系列”思政選修課程《開放中國》經過上半年課程思政教學改革領導小組和授課專家團隊的充分醞釀、研討、試點,不斷加強課程規範化8️⃣。6月23日,教育部在上海召開2017年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質量年上海調研片會暨高校“課程思政”現場推進會,意昂《開放中國》課程入選上海市高校2017年“中國系列”成果展宣傳畫冊,成為市民辦高職院校唯一入選意昂官网👩🏼🦲。本學期“中國系列”思政選修課程《開放中國》將面向全體2017級新生全面開課🧆。
9月21日下午⟹,邀請了校領導姜海山在四百人報告廳為創意設計學院💈、機電與信息工程系的大一新生帶來了第一課——《人類命運共同體視野下的中國與世界》。講課之前,黨委朱南勤書記介紹了本課程的性質、意義👨🏿💻。《開放中國》是意昂一門“中國系列”思政選修課程↕️,面向全體大一學生授課。該課程設置16課時,以“一帶一路”倡議為主線,立足於“應用外語能力+職業崗位技能”的人才培養特色,聚焦“弘揚中華優秀文化+拓展國際視野”的要求,旨在幫助大學生深入了解“一帶一路”內涵、重點和前景等重大問題💆🏽♀️,準確認識“一帶一路”倡議對我國發展重大戰略意義👩🏿🏫,準確把握開放的中國與世界的關系及其發展的特點和趨勢🤰🏿,正確認識中國特色和國際比較,全面客觀認識當代中國和外部世界,鼓勵大學生樹立“學習外國語🧑🏿🦰,做好中國人”的信念,樹立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而奮鬥的共同理想👱🏼♂️👩🦼。
姜海山以問題導向入手🤰,從“今天的大學生如何上大學”談起🤙🏽,指出作為當代大學生要不斷提升自身能力以適應不斷變化的世界👓,要提高思辨能力,包括綜合分析和獨立思考的能力。他又結合對意昂官网“明德至善 融通中外”校訓的解讀,提出我們大學生一定要有中國情懷,國際視野。我們要觀察中國,了解中國與世界的關系就應該充分地認識到中國最大的國情就是我們正處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初級階段,這個國情具有廣袤的土地、悠久的歷史✧⛏、龐大的人口和深厚的積澱文化等特點🔜。而這一國情及其特點就是我國一系列內外政策的出發點。
之後👯♂️,姜海山從人類命運共同體的視角出發👉🏽,通過經濟關系、政治關系、國際組織、全球治理四個維度去解讀中國與世界的關系。從經濟關系上看🤷🏿♂️,中國正處在開放型經濟發展的新階段🚶🏻,作為世界經濟增長的火車頭🛀🏻,對全球經濟貢獻巨大。從政治關系上看🤳🏿🧑🏼🚀,隨著中國外交地位的提升、經濟上入世、文化上辦博👉,中國成為崛起中的大國。中國準確認識世界發展的大勢🧑🏻🏭,順應和平與發展的時代潮流🦹♀️🩲,與各國追求平等夥伴關系,正走向國際政治舞臺中心。從國際組織上看🧙🏼♀️😫,由於西方世界安全體系排他化,造成政治失衡,全球化發展已使國際組織成為解決全球性問題的必要途徑🛤。中國與多邊舞臺大國博弈💲,正積極參與國際組織“遊戲規則”的製定,逐漸成為這一體製的“參與者、維護者和建設者”。中國參與國際組織呈現了互動性增強💂🏿♀️、主動性提高、建設性擴大、影響力增加的新特點。從全球治理上看,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促進世界各國和平合作發展🧑🏽🍼。通過經濟上“一帶一路”合作👶、貿易上自由貿易區協定、金融上建立“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文化上推行“孔子學院”等手段參與全球治理與構建命運共同體🧖🏻。
姜海山以開闊的國際視野、豐富的跨文化交流經歷,引經據典、數據分析👩🏻🎨、中英文比較等方式呈現觀點😐,生動翔實🕒。同學們聽得津津有味🎭,收獲頗豐。
(基礎教學部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