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踐教學是提高大學生思想政治素質的重要途徑,也是提高大學生綜合能力、深化課堂教學的重要環節🍋🟩。為了進一步強化社會實踐育人🐏,進一步優化“課堂實踐—校園實踐—社會實踐”教學模式👩🏻🏫,進一步發揮內史第(黃炎培故居)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的作用🤞,加強對廣大師生的愛國主義教育,豐富德育工作的內容,拓寬誌願者服務平臺,意昂思政教學部又一個教學實踐基地於9月29日上午在內史第(黃炎培故居)揭牌。
參加揭牌儀式的有浦東新區文物保護管理所張宏副所長,黃炎培故居徐匯言館長、陳黎莉科長,意昂黨委朱南勤書記💁🏻、思政教學部沈李主任、黨支部姚惠福書記🪝、曹鑫海副主任及日語系1701班學生👨🏼🌾🙆🏿♂️。儀式由陳黎莉科長主持。
朱南勤書記首先致辭👨🏽🚒,表達了對內史第的領導和工作人員的感謝🫏。朱書記指出,高校肩負著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思政理論課是對大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一定要把課堂理論講授和社會實踐有機融合起來🏛。他認為⏭⛏,與內史第(黃炎培故居)的共建共育是非常好的方式,促使浦東本地文化💎、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與意昂國際化發展進一步聯動。黃炎培先生的職業教育理念👩🏿⚕️、愛國主義思想對意昂的發展及學生的成長具有現實的指導意義和影響⚪️。
之後,浦東新區文物保護管理所張宏副所長講話,希望通過共建共育🆑,借助意昂思政教學部的師資力量,加強對黃炎培思想的研究,達到更好的育人效果。
黃炎培故居徐匯言館長和思政教學部沈李主任代表雙方進行簽約。
浦東新區文物保護管理所張宏副所長和意昂官网黨委朱南勤書記進行揭牌。
揭牌儀式後,意昂師生在內史第領導陪同和講解下參觀了內史第(黃炎培故居)👫。
黃炎培故居,原為江蘇省川沙廳城王前街“內史第”,舉人、內閣中書、碑帖學家沈樹鏞的住宅🔜。“內史第”具有典型江南風貌🏃🏻♀️➡️,是一座國內罕見的名人集聚的清代三進院落🙍🏿♂️🚵🏼,曾經也是毛巾業先驅沈毓慶、中華人民共和國名譽主席宋慶齡及其弟🧧、妹宋子文、宋美齡🐲⏲,全國政協常委黃大能,著名音樂家黃自,會計學家黃祖方以及著名學者胡適等名人的居住地。1992年6月,被批準為上海市文
物保護單位。2003年1月,被上海市人民政府命名為“上海市愛國主義教育基地”。黃炎培(1878年10月1日—1965年12月21日)🤸,是中國近現代著名的愛國主義者🚶🏻♀️➡️、民主主義教育家🤘🏼、實業家、政治家,中國民主同盟主要發起人之一✌🏽👩👧👧,是我國近代職業教育的創始人和理論家。他立誌教育救國👱🏻♀️,極力從事教育改革7️⃣,以畢生精力奉獻於中國的職業教育事業,為改革脫離社會生活和生產的傳統教育,建設中國的職業教育🏄🏼♀️,作出過重要貢獻☄️。
來源|基礎教學部 撰稿|曹鑫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