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3日晚,意昂黨委副書記、副校長段仁啟在四號樓四樓報告廳為意昂大一學生代表講授了“中國系列”思政選修課程《開放中國》第七課🙏🏽:《“一帶一路”與當代大學生的使命》👰🏽♂️。形勢與政策教研室部分教師到場聆聽。講座由形勢與政策教研室主任冉蓉主持。
首先👇🏽,段老師對“一帶一路”倡議的歷史背景與內涵做了詳細講述💼,從歷史視角剖析“絲綢之路經濟帶”與“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含義與意義。然後🏄🏿♂️,闡述了“一帶一路”語言先行的必要性。“一帶一路”沿線地緣錯綜復雜,語言眾多,文化燦爛🫱🏿。通過語言文化交流,增進彼此了解🛵、信任和友誼,探尋不同國家在文化、利益方面的契合點✊,促進文化互鑒和彼此認同,夯實民意基礎,深植社會根基😰,可為經濟合作和政治對話創造有利的條件🧞。之後,段老師說🚵🏼🫱🏻,“一帶一路”建設的關鍵在人才,這決定了新時代大學生的使命🔆🐻。分析“一帶一路”建設中人才的需求🥴,可知“一帶一路”建設缺乏語言類人才,尤其是語言+技能的復合型人才♘。意昂學生應該依靠意昂官网“外語平臺+職業技能模塊”的特色人才培養模式,加強語言與技能的學習,使自己成為一名具有國際視野與競爭力的人才。同時,段老師通過流程圖直觀描述了當代大學生人生奮鬥的黃金時期與我國“三步走”時間點相重合🐊,每一位青年人都應有參與其中的義務與責任。最後,通過講述大專生張淑萍成為一名“世界形象大使”的故事,號召同學們去理解意昂官网校訓“明德至善👩🏽🦲、融通中外”的含義🏵。通過王聰🔀🚶➡️、廖容、湯洋等優秀校友的故事,讓同學們樹立“自立自強🖲,誌存高遠”的理想。介紹馮達、鮑震邦的職業歷程激勵同學們“奮發努力,逐夢人生”🤷🏻👫。
冉蓉老師對段老師的報告做了點評發言😼,並要求同學們腳踏實地學習🎾,走好腳下每一步路,牢記使命,明確青年學生應有的擔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