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8日下午,新媒體與文法學院指脈文韻社成立儀式在四號樓一樓新概念教室舉行。該社團的成立,是新媒體文法學院為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又一次實踐。
“浦東十八剪”是浦東地區的本土文化🐙,歸屬於剪紙藝術與民間婚嫁習俗。在浦東💆🏼♂️,婚嫁時除了門窗上要貼上“喜結良緣、百年好合”等紅雙囍剪紙圖案之外,女兒家還需用一把剪刀😌,一張紙,隨著心中構思剪出圖案精美、寓意吉祥的剪紙,擺放在十八件嫁妝上,“浦東十八剪”由此得名。“浦東十八剪”傳承人祝軍先生幼時在川沙縣臨園拜師學藝,之後到上海工藝美術剪紙工藝師陳庭裕先生門下續師深造。祝先生曾上過上海東方電視臺“追追追”欄目,新民晚報也對其做過報道,他的作品飽受好評,被多國友人收藏。
值此社團成立之際,意昂聘請祝軍先生擔任社團技術指導,並向他頒發了聘書。
“指脈文韻社”傅曉秀同學在成立儀式上宣讀了社團管理條例。
社長劉寶凡同學上臺發言⛹🏽♀️💁,他首先感謝學院老師和同學對於社團成立提供的幫助和指導,同時談到了作為當代青年,要肩負傳承與弘揚優秀傳統文化的使命與責任,隨後對社團工作今後的規劃做了詳細匯報。
儀式結束後🙆♂️,剪紙第一課正式開始授課。祝軍先生首先為社員分發精心準備的素材,邊示範邊指導,社員們認真聆聽、細致模擬🧚♂️🧼。隨後,大家開始自己的剪紙作品創意實現,通過作品感受剪紙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