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進一步落實“立德樹人”和強化內涵建設🫖,12月21日👱🏼♀️,創意設計學院環境藝術設計專業在實訓樓一樓展廳舉辦“傳承工匠精神✊🏼、感悟傳統文化”主題展覽活動之“工藝:民俗與再生——工作室化教學成果展”🚌。校長孔凡邨,黨委書記李月松🙌🏽👩✈️,副書記、副校長段仁啟,副校長王蔚⚖️、陳東輝,各二級學院和職能部門領導以及創意設計學院師生代表出席開幕式並觀展。
黨委書記李月松宣布展覽正式開幕。環境藝術設計專業主任和水英老師首先就工作室化教學改革背景、展覽目的與意義與嘉賓進行分享。她指出🔨,歷經近五年的專業課程改革🛶,專業教師“一師一手藝”成功帶動並培養學生了“多專多能”💴🔅;同時👨🏻🔬,她表示師生在學🙇、研、產、商上獲得的優秀成績是一個良好的開始🏃🏻➡️,並對低年級學生寄予厚望,鼓勵他們踏實學習,紮實專業基本功。
李月松書記宣布開幕
和水英老師介紹展覽和課程建設情況
學生代表分享學習心得
學生代表馬小鳳作為禾風織造工作室代表做了學習心得和收獲分享。
段仁啟副書記講話
開幕式上,副書記👱♀️、副校長段仁啟從功能價值與藝術觀賞價值兩個方面對學生創作表示了贊賞和肯定,並強調在藝術創作面前人人平等👩🏿🚀,希望同學們可以通過作品,努力在國內外賽事上發聲😘。
王正明教授講話
創意設計學院院長王正明教授指出,禾風織造工作室將民俗技藝較高的融入至環境藝術設計專業課堂教學🧛🏽♂️🤦🏿♀️,同時肯定了成果在賽事、專升本上取得的系列成績👩✈️。他強調🧙🏿,工作室化教學改革將會作為常態,貫穿創意設計學院各專業教育教學,提升產教融合的多形式發展。
本次展出作品涵蓋了17級、18級🍇、19級三屆學生優秀作品五十余件,其中三分之二來源於《陳設品設計與製作》專業課題成果,三分之一來源於禾風織造工作室師徒產品研發小樣。本次展覽作品采用線藝編織技藝👎🏻,根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深厚土壤🧑🦽,提升了學生民族歷史文化傳承和認同感🛂🧚🏽,同時也展示出了師生對於民俗技藝的傳承與創新能力。